7月14日,主题为“赋能武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华中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共同主办,吉利校园与雇主品牌平台闪光项目组协办。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与路特斯武汉项目指挥部总经理谭曦、路特斯武汉综合管理总监赵松、吉利控股校园与雇主品牌平台部长童部林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由全国就业中心生涯规划专家谢伟主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大关。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核心之一。华中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副处长郎东鹏做了开场致辞,他受校方委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学校近年来发展概况等内容。并指出,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极大挑战,难就业、慢就业、缓就业甚至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成逐年上升的趋势。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就业工作如何推进,如何发力,如何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成为一线就业指导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高校老师与路特斯武汉项目指挥部总经理谭曦、路特斯武汉综合管理总监赵松、吉利控股校园与雇主品牌平台部长童部林出席了本次活动
谭曦从吉利的企业人才培养与扶持、协助学生生涯规划探索以及实际就业等角度做了分享。他全面介绍了吉利控股集团目前的组织架构,指出吉利在科技应用、大数据以及数字化领域做了全面探索。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吉利拥有完整的动力总成系列产品,变速箱系列产品,以及吉利的纯电动产品,目前在行业排名都是领先的。“人们对于汽车行业会有很多刻板印象,今天我们想告诉大家,我们在运用一切先进手段来解决工作上的很多掣肘。莘莘学子到我们企业,会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提供了丰富员工培养计划,可以满足员工在未来5年内成长发展的需求。”
路特斯武汉项目指挥部总经理谭曦现场发言
童部林针对吉利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以及高校就业赋能平台“闪光青年”上线三方面内容发表了讲话。他分享称,吉利一直将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培养人才,吉利有成熟的人才森林体系,并且不断探索通过产品创新赋能高校的生涯教育工作,“我们开始做一款数字化的产品,为学校学生提供链接企业内资深行家的平台,定位是为年轻人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职业赋能服务,叫做‘闪光青年’,目前已经上线了1.0版本。”
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与咨询办公室主任朱炜在研讨会上指出,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化问题。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与咨询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协助大学生就业,分别是课程体系建设、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 朱炜强调,我们学生很想了解前沿的就业与行业现状和市场,仅仅是上课的方式不足以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而邀请企业老师进校园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和‘闪光青年’平台定位相同,我们也有将校友资源全部邀请到一个平台上的想法。“
左一起分别为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与咨询办公室主任朱炜,华中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副处长郎东鹏,华中科技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就业处处长敬鹏飞、中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处长李春雷
华中科技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就业处处长敬鹏飞在会上分享了华科大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九字方针”,即全覆盖、高水平、精细化,并对具体案例展开了详细阐述与探讨。他强调,他对“闪光青年”寄予了很高的期待,同时希望平台能够承载更多的功能,更好地为高校搭建信息化平台。“比如对高端人才做画像,实现精准匹配这样的功能。”
中南民族大学招就处副处长李春雷分享称,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全过程,强化就业育人功能,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从长远方面来看,生涯教育是最根本的问题。他呼吁企业和校方联合共创,探索生涯教育新的思路。
华中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丹介绍了学校的生涯教育架构,即强化期、意向分流期、决策定向期和新转化期,并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在场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探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教研室副主任兰玉娟分享称,社会氛围潜移默化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行为,就业指导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对毕业生就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指导实施方案上,兰玉娟老师从总体目标、队伍建设、内容抓手以及阶段性任务等四方面做了详细分享与探讨,并提出了有关生涯教育的三点困惑,即设计生涯教育内容的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如何评价生涯教育的效果以及生涯教育前置化引发的后续创新乏力问题如何解决。
中国地质大学学业与规划指导中心主任张丹丹在会议上发言称,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的形式特别好。在一线做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要有找过工作的经历。没有找过工作,没有去过企业的老师,是很难充分为学生做生涯指导的。
武汉理工大学魏超副教授则从校企合作的具体落实方面和谭曦以及在场老师展开了深入探讨。“在校企合作、企业开展夏令营等活动上,企业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但在具体执行上,一定要做好落地,否则可能是把双刃剑。”
针对以上问题与困惑,谢伟、谭曦、童部林以及在场高校老师展开了深入分析与充分研讨。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本次研讨会通过搭建企业、各大高校以及行业资深专家之间的桥梁,促进了三方的交流探讨。与会人员就大学生生涯教育及就业引导、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表达了各自对疫情影响下就业难问题的关切和展望,奏响了后疫情时代加强校企合作的开篇序章,明确了下一阶段高校、企业、以及毕业生共同交流探讨的方向,为未来大学生就业工作开辟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