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为期五天的2025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在湖北省科学技术馆顺利结业。来自湖北、陕西、江西等多省中小学教师和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项目,共同学习探索馆校合作科学教育协同育人新模式。此外,该项目还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授课。

据悉,此次项目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学技术馆主办,湖北省科学技术馆承办、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协办,以“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为主题,以提升中小学科学教师设计结合科普场馆科教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助力教师科学素质提升为目标;既有基础理论培训,又有业务实操指导,结合科技馆展品资源开展活动课程开发设计,探索将科技馆科普资源深度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途径,推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发挥科技馆体系的影响力。

学员合影
项目邀请了多名华中师范大学知名专家教授前来授课。专家教授们围绕科学教育多个领域内容向参训学员们进行了现场报告,并与学员们面对面进行交流。科技馆常设展厅参观与展品体验、科学实践活动的观摩、分组活动设计研讨等环节,更是让学员们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结合培训所学新理念,形成学习成果。在成果展示环节,各参训小组通过海报、教案、演示和现场说课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了基于科技馆资源开发的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这些教学设计紧扣“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主题,涵盖人工智能、古代科技、基础科学、天文与航天及生态文明五大主题等前沿领域,展现了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培训现场
本次“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的成功举办,对于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加快提升教师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双进”服务“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在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日益迫切的新形势下,科技馆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正成为培育科学土壤、孕育创新力量的重要途径。培训播下的种子,将在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贡献基层力量。

优秀案例小组颁发荣誉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