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余露
春风寄哀思,青山埋忠骨。近日,松滋市纸厂河镇水府小学将思政课堂“搬”到户外,组织全校师生及家长代表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暨亲子春游活动,以“红色足迹+绿色课堂”厚植家国情怀,共绘成长底色。
陵园松柏映初心:以仪式感唤醒使命感
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金鸡山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当日上午11时,全体师生手持白菊,面向纪念碑肃立。国歌声起,少先队员代表踏着《献花曲》拾级而上,将寄托哀思的花篮轻轻摆放在碑前。
“请闭上眼睛,听——一百年前的枪声仿佛还在回响……”在德育主任余欢的动情讲述中,松滋县工农自卫大队的烈士们浴血奋战的故事让许多孩子红了眼眶。默哀三分钟里,春风掠过红领巾,仿佛英雄的嘱托在耳畔呢喃。
“我志愿继承先烈遗志,强国有我,复兴在肩!”六年级学生邹酉邦带领全体少先队员宣誓,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山谷间久久回荡。家长代表王女士感慨:“这一刻,我看到信仰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
生态园中探春趣:用自然力赋能成长力
祭扫仪式结束后,队伍转赴共青团水库开启春日之约。孩子们化身“自然侦探”,在家长协助下完成“寻找十种春芽”“绘制叶脉书签”等任务,研学手册上记满观察笔记。
“原来野菜不能随便挖,生态平衡要靠大家守护呀!”三年级学生张芸朵在“田间课堂”中恍然大悟。亲子协作环节更是热闹非凡:诗词接龙赛上,父子搭档妙语连珠;环保手工区里,母女巧手变废为宝。午餐时分,亲子包饺子与革命故事分享会同步进行,传统文化与红色记忆在春日暖阳中交融。
行走的课堂:让教育在天地间舒展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用双脚丈量历史,用双手触摸春天。”校长余露表示,此次活动将清明特有的慎终追远之意,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爱国情、自然观与亲子情,实现了德育、劳育、美育的有机统一。
返程大巴上,孩子们仍兴奋地讨论见闻。车窗外的油菜花海灿若星辰,恰如这场春日之旅在他们心中播撒的点点星火,终将汇聚成照亮前路的光芒。